第四十八章 去姜颜家

吴风不思量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重生之最富农场主最新章节!

    这次回来前姜颜并没有和父母说去了肖卫东家的事,她是做了最坏的打算的,原本她以为这次去肖卫东家过程多少会有点坎坷,毕竟肖卫东身家都快上千万了,家里人对未来的媳妇多少肯定会有点挑剔,但是没有想到未来公婆和其他家人都很好相处,她的担心倒是多余了。

    姜颜家所在的城浦县长坊乡姜家坪村,是个历史比较悠久的苗寨,依托于明清时就存在的茶马古道孕育而生,自古以来是进入云贵的必经要道,只是在近现代交通便利后,随着茶马古道渐渐消亡,寨子也随之没落了。现在的姜家坪村就是个偏僻落后贫穷的小山村。

    姜家坪村是个傍山而建的苗寨,村子里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的瓦房,村前有一条水势汹涌的小溪环村而过,把苗寨和外界隔绝开来,一座一看就年代久远的木质长桥横跨两岸,姜颜说这个叫风雨桥,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是这边的每个村寨都有的一种建筑,桥面两头砌有细錾压桥长条石,南北两端为积木蜂窝式牌楼。

    拾阶而上,桥身飞檐翘角,建有躲风避雨的长廊。伫立桥中,透过斑驳稀疏的木板可望见奔腾的滔滔溪水,亦可想像当年有茶马古道时的车水马龙与繁华烟云,这种桥只能行人过,过不了车,所以肖卫东的车不得不停在桥这头的空地上。

    桥的那边是很大的一片空坪,姜家坪只所以叫姜家坪,想必也是因为村前的这块空坪的原因。在城浦县的农村,自古以来喜欢把比较大的空地叫做“坪”,姜家坪村是和西山牧场合作的村级农户单位,靠养殖奶牛给西山牧场供奶是这个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所以姜家坪村村前屋后都是草地,现在就可以看到一头头花白相间的奶牛在村前的空坪里吃草。

    从后备箱拿出早就准备的给姜颜父母和家人的礼物,肖卫东跟在姜颜后面往村里走去。风雨桥上的长廊估计也是村民们平时闲聊娱乐的地方,零零散散坐了几个身穿苗族传统服饰的妇女,几个小孩子在桥上打闹,也没看到有大人管,想必是早就习惯了的缘故,桥的旁边,还有石阶拾级而下,连接着个石头砌的洗衣码头,码头上同样有几个妇女在洗衣服。

    “这不是德富家的大妹吗?哟,这个后生仔是男朋友吧”一个年纪四五十多岁的妇女和姜颜打着招呼。“大妹”是姜颜的小名,村里都是这么称呼。

    “阿秀婶,在聊天呢”姜颜笑着回应着,又不好意思地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肖卫东,说:“这是我男朋友肖卫东”

    肖卫东笑着跟着姜颜后面叫了声“婶子”,其他几个妇女有姜颜婶婶辈的,也有年轻点的嫂嫂辈的,昭阳市九县三区,十里不同音,当地的土话有点难懂,肖卫东不敢大意,不得不仔细听姜颜介绍,就怕称呼错了,闹出笑话就不好了。

    肖卫东忙着打招呼的时候,早就有一个年轻的小嫂子使唤旁边一个玩的满头大汗泥猴一般的娃娃,“幺娃子,快回去告诉你爸妈,你姐姐给他带女婿回来了”

    一个五六岁左右的男孩应了一声,风一样的跑远了,身后跟着几个和他差不多大小的孩子,边跑边喊“带女婿回来咯,带女婿回来咯”,他们也不知道“女婿”是什么,只是单纯的觉得很好玩。

    桥下洗衣服的几个妇女也不洗衣了,都上来围观“德富家的大女婿”。各种乡间俚语交杂在一起,肖卫东很多都听不明白,只能大致听出是“这个小伙子长得好精神”“小伙子长得好高”之类的话,也有指着肖卫东停在桥那头的车窃窃私语的,大概是在猜测肖卫东的身份。肖卫东现在总算体会到姜颜前几天在肖家院子是什么感受了。这种被陌生人围着瞧热闹的感觉还真让人有点羞耻。

    和相熟的婶婶嫂嫂们闲扯了几句,姜颜便带着肖卫东在众人的簇拥下往家的方向走了,姜颜的家还要在寨子靠里一点,离村口的桥这里还有段距离。待走的近了,便看到有人伸头探脑地往这边张望,影影绰绰地,人数还不少,未来岳父母家肯定没有这么多人,应该也是寨子里来瞧热闹的。

    在一栋外表看起来就年代久远稍显破旧的木质瓦屋前停下,便看到姜颜眼红红的叫着阿妈扑到一个面相和她有几分相似的中年女人怀里。看到姜颜的妈妈、气质婉约的未来岳母,肖卫东感叹果然基因是个好东西,姜颜长得漂亮不是没有原因的。

    姜颜的母亲旁边还站着一个中年男人,想来应该就是姜颜的父亲姜德富,男人个头一般,用委婉的话来说长得些许潦草,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追到这么漂亮的未来岳母大人的。当然,这些念头也只是在肖卫东的脑海里转了转,不等姜颜介绍,他放下手里的东西,笑着和未来的岳父母打了个招呼。

    未来岳母倒是笑着回应了,未来岳父却只是板着个脸点头致意了下,肖卫东心里“咯噔”一下,感觉有点不妙,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未来老丈人。不过仔细想想也对,一颗培育了二十年的花被人连盆都抱走了,能有好脸色给你才怪了。这样一想肖卫东心里就稍微释然了一点。

    肖卫东把东西递给未来岳母,便拿出身上早就备好的烟见人就散,烟还不错,湘省自产的软蓝芙蓉王。07年也要五十多一包,算是国内香烟里档次比较高的。姜颜也没闲着,拿出肖卫东买好的高档糖果散给来看热闹的小孩子们。

    肖卫东对这次上门拜访也算下足了本钱,糖都是几十块钱一斤的正宗“徐福记”。

    来看热闹的一波接一波,有姜颜的本家亲属,也有纯粹来看热闹的外姓村民,面对这些淳朴的乡邻,肖卫东笑的脸都酸了却不敢有一丝怠慢,生怕给姜颜的家人和乡邻留下什么高傲不礼貌之类的坏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