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友张鹏

吴风不思量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重生之最富农场主最新章节!

    肖卫东2002年高中毕业,高考450多分离二本线还有不小的差距,家中三兄妹,还有个弟弟和妹妹,家里条件一般,所以他没有选择继续复读,而是就在本市找了个据说是包分配工作的技校,读了个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培养技术产业工人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高中学文的肖卫东其实一点都不喜欢这种理科类专业,但是耐不住来村里招生的老师口吐莲花,把这所原本是省汽车制造厂下属子弟技工学校吹嘘的天上少有地上无,比清华北大只差一点,武大浙大来了都要掩面败退,一毕业就能走上人生巅峰,月入上万不是梦。把耳朵根子本就偏软的肖爸忽悠的找不着北,肖卫东只感叹这个名叫黄新国的招生老师生不逢时,就这口才丢明朝清朝时期再建个白莲教搞个义和团之类的都不在话下。不干招生干传销,也会是一把好手。

    三年技校读完,原本学校说是分配到省城最大的机械制造厂五一重工星城本部上班,结果临近毕业不知道怎么回事,学校把他们往这家机械制造集团位于本市的一家分公司一丢,就再也不管他们了,实习期工资300包吃住,干了不到两月,班上五十来号跑的就只剩十几个。肖卫东也随着他们一起就这样从这家无论是环境还是待遇都很差的公司跳槽了出来。初生牛犊不怕虎,三四十号人又一起闹到学校,眼看事情越闹越大,没有办法最后学校答应,不满意分配的再次重新分配,不要学校分配的退还分配费600块。

    也许是学校之前的行径寒了大家的心,大部分人都没有要学校再分配,而是选择了拿着600块钱自己找工作,肖卫东和张鹏也是这部分人中的一份子。

    就这样,2005年底,肖卫东和张鹏两个人怀揣着梦想和600块钱来到了省会星城,进了这家以生产粉磨机械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而今天,已经是他们待在这家公司的第六个月。

    “卫东,赶紧打卡,准备吃饭啦,要不等下白班的人下班了,又要排很久的队。”肖卫东在公司门口打卡处,看到了蹲在门口吸烟区吸烟的张鹏,看到肖卫东来了,他丢下手里的烟头,催促着向公司食堂走去,看着眼前还没有发福到后世两百斤的张鹏,肖卫东眼角又有了酸胀的感觉,好久不见了,兄弟。

    今天的泪点有点低啊,肖卫东心底笑骂了自己一句!快步跟上了前头张鹏的步伐。

    申星机械是一家不到两百号人的中小型机械公司,除了不到五十人的办公室管理,售后,研发,后勤团队,其他都是车间生产技工和学徒。和大多数生产型的机械公司一样,这个公司车间人员也是分白夜两班,和后世肖卫东在深城待的那家公司比,这个公司的白夜班是稍微人性一点的八小时。夜班下午五点半开始,到晚上一点半。

    走到食堂门口,肖卫东才突然发现自己忘记拿打饭的搪瓷饭缸,公司包食宿,所以餐具都是自备,食堂从不提供。等他再次回到宿舍拿着饭缸回来,白班下班的人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队。公司很多都是星城本地人或者是拖家带口在外租住的人,下午这顿他们一般会选择回家吃,所以下午在食堂就餐的人也不是很多。肖卫东也不着急,跟在缓缓蠕动的队伍后等待打菜。

    不时有相熟的同事和肖卫东打着招呼,他脸上笑着回应,心底慢慢将他们的形象和记忆中深处的资料对应起来。除了张鹏,这些人已经十多年没有再见过面,有的人甚至连名字都已经不记得。

    因为拿饭缸耽搁了时间,肖卫东打了饭菜坐在张鹏对面的时候,他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张鹏是肖卫东的高中同学,昭陵市郊区人,家庭条件还可以,父亲做点生意。

    和肖卫东一样,张鹏高考同样落榜,分数比萧卫东还要少一大截,高考后有次在一起玩的时候听说肖卫东打算读市内的技校,正准备胡乱找个野鸡大专学校读的他干脆和肖卫东一起入读了这所技工学校,毕竟这所由原本的省汽车制造厂下属子弟学校分离改建而成的技校对外也宣称是大专院校的。它挂靠在省城工业大学旗下,毕业只要交五千块钱,就可以拿省城工大的函授大专文凭。

    张鹏身高不高,姓了一个毫无个性的张,后面跟了一个毫无个性的鹏,这个名字百度一搜,重名的估计全国有几十万,所以人自然也长的很“大众”,刚好170左右,比176的肖卫东稍微矮点,长相上最大的特点是眼神锐利,颧骨有点高,加上眉毛粗重,给人的第一印象感觉会有点凶,,其实为人还是可以的,对待朋友真诚,有点小精明。

    在上世的记忆里,过不了两个月他就会从这里离开,跟他在深城打拼的姐姐去跑业务,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做电脑数据线的小工厂,不算很好但也绝对不差,15年在莞城买了房,而肖卫东一直在这家公司待到了09才到深城去发展,刚去的时候还在张鹏那里落了下脚。那个时候张鹏已经是个不大不小的加工厂小老板了。

    进到车间工作岗位的时候,肖卫东看到了自己的师傅黄军已经在机台上忙活了。因为是应届毕业生,肖卫东和张鹏面试进申星机械的时候,公司并没有安排他们直接上岗,而是给他们各自安排了一位老师傅带。

    试用期三个月,三个月后再通过技能考试来决定你的去留和涨薪幅度。所幸肖卫东和张鹏都能吃苦,人也还算聪明灵活。三个月后的技能考试,两人都获得了优异成绩,工资也由试用期的800涨到了1500.在沿海普工工资普遍800-1000的2006年,这个待遇不算太差,况且公司每三个月都可以申请技能考试,考试通过的工资也会进行相应增加。

    肖卫东的师傅黄军是离星城不远的岳州市人,30来岁,已经结婚,这个时候已经有个七岁多女儿,妻子在工业园附近的星城汽车西站附近开了个美发店。小日子过的还算美满,人很不错,教导肖卫东也很用心尽力,唯一的缺点是有点妻管严。工资3000多的他每月零花钱300,其他都要上缴“国库”。所以喜欢抽烟嚼槟榔的他每月有时候还要找肖卫东借钱。师傅借钱的时候有时肖卫东会觉得师傅过的真的悲哀,哪里会知道,十几年后三十来岁自己,过得比师傅黄军还要不如呢!

    “卫东,来颗槟榔啵?机台台面清理下,我去把那个毛胚料拉过来”长的胖胖墩墩一脸憨厚的师傅黄军递过一包槟榔。星城人大多喜欢抽烟嚼槟榔,“槟榔配烟,法力无边”是他们的口头禅。

    肖卫东从槟榔包装袋里拿过一颗塞进嘴里,操起了机台旁边的竹扫帚清理起了机台,入乡随俗,本来不怎么喜欢嚼槟榔的他耳濡目染之下,这两个月槟榔也逐渐越嚼越多。

    肖卫东现在操作的机台是那种半数控性质的大型立式车床,卡盘直径三米,刀架可横向纵向移动。机台高度五六米,一般只有申星这样的大型设备制造厂才会有这样的加工设备。一般要由两人操作,一个主操作员,配备一个辅助操作员。因为测量用的卡尺都是两三米长,一个人根本完成不了测量和观测工作。肖卫东现在担任的就是这台机器的辅助技术员,配合师傅黄军。

    前世里肖卫东一直在这台机器上干到2009年,08年年中公司又购买了一台五米直径的大型立车,师傅黄军调到那台五米立车后,他成为了这台三米立车的主操作员,也带起了徒弟。